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書畫鑑賞研究
Connoisseurship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開課學期
102-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藝術史研究所  
授課教師
傅 申 
課號
ARHY7065 
課程識別碼
141 M123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備註
實際上課地點:故宮博物院;時間:下午1:20至6:00。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傅申
中國書畫鑑賞研究(碩博士班)
課號:141 M1230
藝術史研究所
2008年5月9日訂定

授課大綱
本課程以藝術史所研一同學為授課對象,於每週一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在故宮博物院上課。本課程為選修,學程一學期,3學分。

中國書畫史的研究應建立於歷代可信的書畫作品之基礎上,但由於歷代臨倣風氣以及牟利等多重因素,造成各公私收藏中偽品充斥,導致書畫史研究的嚴重瓶頸。本課程即為訓練並引導學生走上古書畫鑑賞的入門之路,期望訓練出具有書畫史基礎的鑑賞家,或具有鑑賞基礎的書畫史家。

內容將包括探討書畫品鑑的原則和理論,以及如何將之活用;討論書畫風格的演變及個人畫風的特色;增加歷代公私鑑藏史的認識,和公私印鑑的辨讀與判別能力;熟習歷代著錄與運用等等。

印刷圖版雖帶給現代研究者前所未有之便利,但是最有效的鑑賞訓練則是從歷代書畫作的原跡入手,包括對材質、筆墨技法、顏料、印章等的直接考察。因此本課程將儘量利用全世界最好的書畫收藏-故宮博物院作為最佳的教學場所,活用各項展覽,也鼓勵學生參觀其他機構同質性展出以磨鍊所學並期學以致用。

本課程以故宮路途遙遠,實際上課時間自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選課者務須留意,以免與其他課程衝堂。
 

課程目標
課程進度
第一週 唐代書法
第二週 早期繪畫
第三、四、五週 宋代書法
第六、七、八週 宋代繪畫
第九、十週 元代書法
第十一、十二週 元代繪畫
第十三、十四週 明代書法
第十五、十六週 明代繪畫
第十七、十八週 清四大家的書法和繪畫

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A.
1.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
2. 張珩,〈怎樣鑑定書畫〉,《文物》,1964-3。
3. 張珩、謝稚柳、羅福頤,《中國書畫鑑定研究》(九龍南通,1974)。
4. 徐邦達,《古書畫鑑賞概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82)。
5. 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辨》(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6. 謝稚柳,《鑑餘雜稿》。
7. 傅申,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 (Princeton:1973).
8. 傅申,〈知偽以鑑真〉,《故宮季刊》,9卷3期,1975。
9. 《名家談鑑定》(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10. 啟功,〈鑑定書畫二三例〉,《文物》,1981-6。
11. 楊新,〈書畫鑑定三感〉,《楊新美術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
12. 楊新,〈商品經濟、世風與書畫作偽〉,《文物》,1989-10。
13. 李智超,〈古舊字畫鑑別法〉,《美術論集》,1,1982。
14. 《文物鑑賞叢錄---書畫,一、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5. 晏霽,《中國書畫鑑定》(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16. 楊仁愷,《中國古今書畫真偽圖典》(遼寧畫報出版社)。
17. 《傅熹年書畫鑑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
18. 《劉九庵書畫鑑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
19. 劉九庵《中國歷代書畫鑑定圖錄》(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20. 劉九庵《書畫鑑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
21. 傅申,《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台北:典藏出版社,2004)。

B.
1. 《古書畫過眼要錄》(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87)。
2. 徐邦達,《歷代書畫家傳記考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
3. 楊仁愷,《國寶沈浮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
4. 楊仁愷,《沐雨樓書畫論稿》(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5. 楊仁愷編,《中國書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 那志良,《 印通釋》(台灣︰商務出版社,1970)。
7. 鄭銀淑,《項元汴之書畫收藏與藝術》(台北︰文史哲1984)。
8. 傅申,《元代皇室書畫收藏史略》(台北故宮,1980)。
9. 傅申,〈畫說作者問題的研究〉,《台北故宮國際書畫討論會》(1972)。摘要本見《朵雲》19期,1988。
10. 史樹青,《書畫鑑真》(北京燕山,1996)。
11. 傅熹年,《書畫鑑定集》(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
12. 啟功,〈董其昌書畫代筆人考〉,《啟功叢稿》(北京中華,1981)。
13. 吳爾鹿,〈金農和他的代筆畫〉,《文物》,1988-12。
14. 王連起,〈趙孟頫書畫真偽的鑑考問題〉,《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2。
15. 傅申,〈王鐸及清初北方鑑藏家〉,《朵雲》,28期,1991-1。

C.
1. 方聞,〈山水畫結構分析〉,《故宮季刊》,4卷1期。
2. 方聞,〈西方的中國畫研究〉,《故宮文物月刊》,45,1986。
3. 薛永年,〈美國研究中國畫史方法論述〉,《文藝研究》3,1989。
4. 洪在辛,〈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對海外中國畫研究的考察〉,《朵雲》,29,1991。
5.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台北︰允晨文化,1996)。
6. 石守謙,〈原跡、複本與畫史的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雄獅出版社,1989)。
7. 尹吉男,〈古畫鑑定學中的時代風格與標型︰中國書畫鑑定學研究讀書札記之一〉,《美術研究》,70,1993。
8. 陳葆真,〈從空間表現法看南宋小景山水畫的發展〉,《故宮季刊》1996.4。
9. 古原宏伸,〈近八十年來日本的中國繪畫史研究回顧〉,《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
10. 黃簡主編,《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11. 徐邦達,〈古法書鑑考選要〉,《書譜》,25-34。
12. 張伯英,《張氏法帖辨偽》。
13. 王壯弘,《碑帖鑑別常識》(上海書畫,1985)。
14. 傅申,《書史與書跡》(台北︰歷史博物館,1996)。
15. 傅申,《書史與書跡(二)》(台北︰歷史博物館,2004)。
16. 中田勇次郎,〈談古法書的真跡本〉,《書道全集15》(台北︰大陸出版社,1989)。
17. 中田勇次郎,《書法鑑賞的歷史—米芾.研究篇》(東京︰二玄社)。
18. 傅申,〈書法的副本與偽跡〉,《書法研究》,18,1984.4。
19. 傅申,〈時代風格與書家風格的關係〉,《書法研究》,1992.1。
20. Fu, Shen, Traces of the Brush, (Yale,1977.)
21. 傅申,《海外法書名跡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
22. 傅申、中田勇次郎,《歐美收藏中國法書名跡集》六冊。
23. 外山軍治,〈明清的鑑賞家〉,《書道全集13、14》(台北︰大陸出版社,1989)。
24. 曹寶麟,《抱甕集》(台北︰蕙風堂,1991)。
25. 《中國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建會,1987)。
26. 《中田勇次郎著作集》。
27. 《中國書法全集》(北京︰榮寶齋,1991)。
28. 《書道全集》。
29. 《中國美術全集---法書篇》(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30. 李郁周,《書家書跡論文集》(台北︰蕙風堂,1987)。
31. 李郁周,《書理書跡研究》(台北︰蕙風堂,1997)。
32.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台北︰雄獅美術,1999)。

D.
1. 李霖燦,《中國繪畫史研究論集》(台北︰商務出版社,1970)。(墨竹斷代,點景人物斷代,及皴法、苔點研究)
2. 傅熹年,〈關於展子虔遊春圖年代的探討〉,《文物》1978-11。
3. 傅熹年,〈論幾幅傳為李思訓畫派金碧山水的繪製時代〉,《文物》,1983-11。
4. 余輝,〈金代人馬畫考略及其他---民族學、民俗學和類型學在古畫鑑定中的作用〉,《美術研究》,總60期,1990-4。
5. 宗典,〈辨郭畀非郭祐之及其偽畫〉,《文物》,1965-8。
6. 楊臣彬,〈談明代書畫偽作〉,《文物》,1990-8。
7. 劉九庵,〈吳門畫家之別號圖及鑑別舉例〉,《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3。
8. 鍾銀蘭,〈八大山人作品真偽辨析初探〉,《朵雲》,1988.1。
9. 莊申,〈論清季廣東收藏家藏畫目錄之編輯〉,《中研院史語所集刊》,45-1,(1973)。
10. 徐邦達,〈王羲之蘭亭序摹臨本前後七種合考〉,《書譜》,44-49。
11. 郭沫若等,《蘭亭論辯》(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12. 唐蘭,〈神龍蘭亭辨偽〉,《書法》,28-30,1983.1-3。
13. 傅申,〈真偽白居易與張即之〉,《故宮文物月刊》,3卷2期,1985。
14. 傅申,〈顏書影響及分期〉,《書史與書跡》。
15. 徐邦達,〈傳懷素自序辨偽〉,《書譜》,75,1987.4。
16. 朱關田,《唐代書法考評》(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17. 張光賓,《元代書畫史研究論集》。
18. 張光賓,〈趙孟頫急就章冊為俞和臨本〉,《故宮季刊》,12卷3期,1979。
19. 張光賓,〈俞和書樂毅論與趙孟頫書漢汲黯傳〉,《歷史博物館館刊》,1986.1。
20. 王連起,〈趙孟頫書畫真偽的鑑考問題〉,《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2。
21. 傅申,〈鄧文原與莫是龍〉,《中田勇次郎頌壽紀念論集》(東京1985)。
22. 傅申,〈祝允明問題〉,《海外書跡研究》(北京紫禁城,1987)。
23. 劉九庵,〈王寵書法作品辨偽〉,《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4。
24. 啟功,〈從戲鴻堂帖看董其昌對法書的鑑定〉,《故宮文物月刊》,125期, 1993.8。
25. 《書品》,東京。
26. 《文物》,北京。
27. 《書譜》,香港。
28. 《中國書法》,北京。
29. 《書法研究》,第一期--- ,(上海︰書畫出版社)。
30. 《書法叢刊》,上海。

E.
1. 傅申,〈辨董源溪岸圖絕非張大千偽作〉,《藝術家》,269期,1997.10。
2. 傅申,〈巨然存世畫跡之比較研究〉,《故宮季刊》,2卷2期,1976。
3. 傅申,〈佛利爾美術館的傳李公麟吳中三賢圖及張大千偽唐宋畫〉,《雄獅美術》,254期,1989.9。
4. 傅申,〈黃公望的九珠峰翠圖與他的立軸章法〉,《1980台北漢學會議論文集》(英文本)。
5. 傅申,〈一幅楊維楨的山水畫〉,《故宮英文雙月刊》,8卷4期,1973。
6. 傅申,〈一幅被偽改的龔賢畫〉,《故宮文物月刊》,14期,1984。
7. 傅申,〈明清之際的渴筆勾勒風尚與石濤的早期作品〉,《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所學報》,8卷2期,1976。
8. 傅申,〈王鐸及清初北方鑑藏家〉,《朵雲》,28期,1991.1。
9. 傅申,〈大千與石濤〉,《雄師美術》,147期,1983。
10. 傅申,〈瀋陽的張大千畫〉,《遼海文物學刊》,總7期,1989。


基礎圖籍︰
1. 《中國歷代書法墨跡大觀》,謝稚柳主編(上海書店,1993)。
2. 《中國書法全集》,劉正誠主編(榮寶齋,1993)。
3. 《書道全集》(東京︰平凡社,1958;台北︰大陸書店,1985)。
4. 《書道藝術》(東京︰中央公論社,1961)。
5. 《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三十冊》(台北故宮)。
6. 《書跡名品叢刊120冊》(東京︰二玄社)。
7. 《故宮法書》(台北故宮)。
8. 《歐美收藏中國法書名跡集》(東京︰中央公論社,1981-83)。
9. 《中國書跡大觀》(北京故宮、上海博物館、遼寧博物館)。
10. 《故宮博物院藏歷代法書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1. 《上海博物館藏歷代法書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2. 《遼寧博物館藏歷代法書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13. 《禪林墨跡》(東京1954)。
14. 《西安碑林書道藝術》(東京︰講談社,1979)。
15. 《王羲之書跡大系》。
16. 《顏真卿書跡集成》。
17.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書法部份),1984。

西文參考書目:
1. Fu, Shen & Marilyn W. Fu, 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 (Princeton:1973).
2. Wen Fong, Images of the Mind, (Princeton:1984).
3. Wen Fong, Beyond Representation.
4. Jerrome Silbergeld, Chinese Painting Studies in the West, 1987.
5. Pao-chen Chen, The Goddess of the Lo River: A Study of Early Chinese Narrative Handscrolls, (Ph. D. dis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7).
6. Fu, Shen, Little Hermitage in the Autumn Wood: a Late Ming Painting by Xiang Desin Misatributed to Tao Fuchu of the Yuan, (艾瑞慈教授榮休紀念集1996).
7. Fu, Shen, Challenging the Past: The Paintings of Chang Dai-chien, (Sackler Gallery 1991).
8. Issues of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Painting, (NY. Met. 1999).
9. Fu Shen, Huang T’ing-chien’s Calligraphy and His “Scroll for Chang Ta-t’ung”,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1976).
10. Fu Shen, Traces of the Brush, (Yale, 1977).
11. Lothar Ledderose, Mi Fu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Princeton, 1979).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